科學家藉著猴子探討愛的本質,神的兒女呢?

籠子內擺了兩個假的母猴,一個用圓紙筒套上柔軟的絨布做成,另一個則是鐵絲網所做,但塞了個奶瓶在胸處。把出生沒幾天的幼猴隔離在這籠子裏,牠會把哪一個當成代理媽媽?堅硬冰冷卻有牛奶可喝的鐵網母猴?還是柔軟溫暖卻什麼都沒有的絨布母猴?

自1930年代開始,美國流行以欲望來解釋人類行為的說法,認為嬰兒是因為飢餓、口渴才對母親如此依附。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哈洛並不以為然,他不相信小孩對母親的依戀只是因為母親的餵養,因此他在1958年開始了這一系列的實驗。


被丟進籠子裡的幼猴剛開始驚慌地嘶叫,等到認清無法改變現狀後,就跳到絨布母猴身上,將臉埋在它的胸前磨蹭,等到肚子餓了,才過去喝鐵猴身上的牛奶,喝完又立刻回來依偎在布猴身上。每隻幼猴都是如此,屢試不爽。證明相較於奶水,接觸安慰對幼猴更加重要。

哈洛還進一步在布猴上安置機關,會突然對幼猴噴出強勁的氣流或射出冰冷的水柱,甚至會伸出鐵釘刺傷幼猴,然而,被嚇開的幼猴仍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回頭投入殘暴無情的假母猴懷抱。這絕非行為主義的「獎賞─增強」理論所能解釋的。哈洛顯然頗得意自己推翻學界對於愛的成見,才將論文題目直接取為「愛的本質」,宣稱幼猴對絨布媽媽的愛與親生母親無異,而且也能在它旁邊正常玩耍。然而,他還是輕忽了愛的本質。

這些幼猴回到猴群後,成長極不順利,不但無法融入群體,甚至有攻擊同伴或自殘的行為。其中母猴到了成熟期仍不會或不願與公猴嬉戲交配,於是哈洛設計了「強暴架」將牠們固定住,讓發情的公猴可以騎到牠們身上。結果牠們生下幼猴後,大部分仍無法當個稱職的母親,有些置之不理,嚴重的還傷害幼猴。

光是接觸安慰顯然是不夠的。他們改進了實驗,讓絨布母猴也會晃動,並且讓幼猴每天與真的猴子玩耍半小時,這樣一來幼猴就都正常健康地成長。柔軟的接觸、輕微的晃動、有互動的遊玩,母親只要做到這三項就夠了,哈洛如此做了結論。彷彿他真的發現愛的本質了。


1971年,哈洛的現任妻子因乳癌過世後,哈洛整個人陷入重度抑鬱,他到醫院接受電擊治療。當他全身被綁住,嘴巴塞著毛巾,忍受一陣陣的電擊時,是否會想起那些實驗的猴子?是否會想想以剝奪幼猴母愛為手段來研究愛的本質,這樣的實驗是否有點弔詭?